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光的病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章 司马光的病情(2 / 3)

之制,是赵煦在去年吩咐钱乙给自己做健康档案的时候,顺手让太医局制定的政策。

自那以后,就在这朝中普及开来了。

当然,因为医疗资源有限,所以能享受到这个政策的,目前只有在京文臣待制以上、武臣遥郡以上的大臣。

与这个制度一起落实的,还有定期诊脉之制。

每一个月,都有御医奉诏,给所有符合要求的大臣们诊脉并记录体重、呼吸、心跳等数据,并根据医理,给出一些诊疗或者饮食忌讳的建议。

目前,这个制度实施才几个月,但朝野大臣都是纷纷点赞。

大宋文臣们,都是懂医理的。

哪能不晓得,这个制度是治未病的?

赵煦接过病例,随手翻了一下,然后就皱起眉头来,看向司马康,问道:“卿父前年曾经中风过?”

司马康低头说道:“奏知陛下,确有此事。”

“元丰七年,家父中风,一度以为将死……”

“这样啊!”赵煦放下病例。

他虽不是医生,对于医理也只是耳闻过常识。

但,一个曾经中风过的病人患上足疮?

这恐怕和司马光中风后,行动不便有关。

想了想,赵煦就对陈意简道:“劳烦大医正去一趟孙朝散府邸,请孙朝散出山……”

孙奇是大宋三代天子的御医,在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等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自仁庙以来,历代天子中风后的救治现场,都能看到这位慈圣光献带到京中的老御医的身影。

“诺!”陈意简当即领命拜辞:“臣谨遵旨意!”

“冯景!”赵煦又对在殿外候命的冯景吩咐:“传我的旨意去给燕辰,命他从回京的军医中,挑选善治外伤,善清创、用药之人,会同孙朝散,一起去司马相公府邸诊治,拿出一个治疗方案出来!”

根据病例上的介绍,司马光的足底在一个月前,出现了小范围的红肿,然后逐渐影响到行动,走一下都会疼,如今已经发生了溃烂。

显然,这是感染了。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一旦发生感染,就是绝症,基本无药可救。

“诺!”

冯景立刻就要领命而去,却被赵煦叫住了:“汝也跟着一起去,见了司马公,带朕的话给他……”

“公乃国家元老,社稷柱石!”赵煦酝酿了一会情绪后,说道:“皇考以公为顾命大臣,托公以师保之事!”

“朕自遇公,以公为宋室股肱……”

“公当为朕,为天下社稷,将息自身!”

“朕于宫中,候公康复,以俟请教!”

看着说的感人肺腑。

实则,赵煦已经知晓了,司马光的命运——除非发生奇迹,不然像司马光这样,已经有过中风史的老人来说,一旦感染金葡萄球菌或者类似的细菌,就是必死!

所以,他只是惺惺作态。

当然,其中也难免夹杂了一些共情——赵官家们,历代都要面临中风的危险。

赵煦的祖父和父亲以及那位礼法上的曾祖,都是死于中风。

老实说,看到司马光的病情,赵煦难免担心自己将来也可能会罹患类似的病症。

那就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所以,派遣善于清创、外伤处理的军医过去,就是存着一定的想法。

……

“嘶……”

脚底溃烂的伤口,传来了剧痛。

让坐在椅子上的司马光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

但他依旧用着顽强的毅力,克服着来自身体上的痛苦。

他还有事情,没有做完!

看着眼前铺开的纸张,司马光微微吐出一口气:“老夫还不能倒下!”

“老夫倒下,何人来将这《历年图》与《百官公卿表》梳理为一书,以献天子?”

在《资治通鉴》完稿之后,他就一直在写着这本全新的著作。

将自古传下的《历年图》与《百官公卿表》整理、浓缩为一书。

在入京前,他已经写好了纲目。

此书当共二十卷,记自三王五帝以降历代大事及年月以及公卿变迁。

在入京前,他已经写好了前十五卷。

入京后,他又利用时间,抓紧写完了后面三卷。

如今,只剩下最后,也是最难的《大宋卷》以及最后的那一篇作为他政治遗言的总结卷。

司马光打算先写总结。

因为他担心,他随时可能会死。

所以,需要将总结写好这样假如他暴卒,家人也可以将这一卷放到遗表上,呈递上去。

带着这样的想法,司马光忍着脚上传来的剧痛,咬着牙齿,提起笔来,开始沾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