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31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1章 交趾群臣:北朝能签澶渊之盟,(2 / 3)

超过十万,其中西军三万,皆为铁骑,势要踏破升龙府。

也有说,北朝来的不止十万,而是二十万!

西军超过五万,皆是其沿边百战精锐。

更有甚者,还有人说,在北朝广州,亲眼看到北朝从其北方,派遣了大量巨舟南下。

其中甚至有着向小山一样,不惧风浪的巨舰。

于是,升龙府内更加慌张,据说已经有人开始南逃。

就连天子也不得不下令,调集大军,守备河口,严防北朝水师侵袭。

这些传言造成了升龙府人心惶惶,朝廷之中好多人都不想打了。

已经有宗室提出——北朝所要虽有辱国格,然,为天下苍生计,乞陛下为国忍耐,与之和谈。

条件嘛?

完全可以谈。

杨景通是期货死人,可以答应交予北朝处置。

那个乱写反诗的家伙也可以交出去。

至于每年五十万石稻米?

给他!

我大越据有千里沃土,一岁三熟,区区五十万石就可换国祚绵长,有何不可?

太尉李常杰,乃陛下股肱,自然不能交出去。

但,陛下可以学北朝啊。

加岁币就是了。

一年加个二十万石稻米,北朝焉能拒绝?

总结起来就是——拿钱买平安。

而且,这些宗室催的很急。

天子虽然严词拒绝,不愿在连打都没有打的情况下,就接受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

可宗室们,却很不耐烦。

已经有人在阴阳怪气了。

“皇帝自己生不出孩子,没有子孙,当然可以硬气了。”

“大不了与国谐亡嘛!”

“但我等太祖子孙何辜?”

一些和天子亲近的宗室,包括天子的两个弟弟,也在委婉的劝说:“陛下,臣等闻,北朝与辽国有檀渊之盟,彼时天下哗然,皆以为北朝软弱,然而澶渊之盟今已几近百年,辽、宋两国弥兵息战,两国边境之人老死不见烽烟。”

“愿陛下为天下苍生福祉,国家社稷宗庙,且忍此委屈。”

反正是都怕了!

没办法!

北兵半日下决里隘,夺大越三州之地,并围两州。

可谓是来势汹汹,气焰嚣张。

现在,北兵都出现在富良江边上了。

根据传说,北朝水师,也已经离开广州正在南下。

一旦其水路并进,大越社稷,恐怕就要亡了。

与其亡国,不如答应北朝的条件。

无非就是交两个人,缴纳稻米嘛。

我大越富有一方,稻米一岁三熟,还能征讨真腊、占城,从其蛮夷之中拓土广疆。

区区几十万石的稻米?

给!

就当交保护费了。

北朝都能给辽国交保护费,我大越给北朝交保护费怎么了?

这些事情,这个内臣当然是不敢和李常杰说的。

因为他怕,若太尉知晓此事,恐怕立刻就要暴怒不已。

以他的脾气,恐怕做得出提兵回升龙府清君侧的事情——击败北朝,是这位太尉、辅国上将军的心病。

但这内臣同样知道,李常杰必须尽快打一个胜仗。

至少得保证,北兵不能再随便出现在富良江江边了。

不然,升龙府一日三惊,朝野震动,乘舆受惊。

那就真的很难保证,天子的心意能坚持到底。

更难保证,受惊的升龙府贵族大臣,会不会起意清君侧了。

于是,这内臣小心翼翼的选择了一下措辞,然后和李常杰道:“太尉,陛下命奴婢来转告您,无论如何还请太尉将北朝大军拦在富良江前。”

“绝不能让其有渡河的可能。”

李常杰听着,心里面虽然烦躁,但也知道,这是他必须做的事情。

升龙府和北朝太近了。

以至于决里隘一下,北朝骑兵两三个时辰就能饮马富良江。

一旦他们找到渡船,或者在富良江江边,建立起稳定的船坞,利用当地的木材就地打造出一支足以渡河的船队,横渡富良江。

一旦如此,这仗也就不必打了!

李常杰很清楚,升龙府承平多年,早已不堪战了。

北兵一旦兵临升龙府,失去富良江天险后的朝廷君臣,就会迅速失去抵抗意志。

到那个时候,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出降,给北朝带路。

就像当年南唐灭亡的时候一样。

长江天险不在,举国投降。

于是,他只能颔首:“请天使转告陛下,老臣就算是死,也绝不会让北兵过富良江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