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01章 大兴土木吧!太皇太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大兴土木吧!太皇太后!(2 / 3)

煦收敛笑容,说道:“却是瞒不过太母的慧眼。”

“孙臣今日,是特地来庆寿宫的。”

“哦?”太皇太后问道:“官家有事?”

赵煦颔首,严肃的看向太皇太后,也看着在这个时候抬起头来的向太后,说道:“太母、母后,孙臣尝闻,祖宗以来历代故事,都要给母后、太母兴建宫阙!”

“孙臣即位也有一年了,为何朝野无人提及此事?难道是髃臣们忘了这个规矩?”

太皇太后一听,顿时笑了起来,道:“官家,左相、右相,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提此事。”

“只是老身和太后都觉得,此事无关紧要,且官家还在谅闇之中,宫中不宜大兴土木,故此婉拒了髃臣们的好意。”

这就是这位太皇太后人性上的弱点了。

她太在乎朝野物议,也太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

可是,若两宫都不修宫殿,赵煦怎么办呢?

赵煦可是想着,将来扩建后苑,甚至干脆把后苑建成一个类似圆明园一样的皇家休假园林。

赵煦说道:“祖宗以来,故事皆是如此,还请太母、母后不要再推辞了!”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视了一眼。

然后,向太后就摸着赵煦的头,说道:“六哥的好意,母后和太母心领了。”

“可这兴建宫室,必将靡费国帑,此皆是民脂民膏,母后和太母都不忍心啊!”

这就是儒家有利的一面了。

只要还要脸的统治者,都会被儒家的道德观所钳制,不敢明目张胆的奢靡浪费。

因为,在儒家价值观眼中,大兴土木,广修宫室是直接可以昏聩甚至亡国挂钩的。

在大宋,杜牧的阿房宫赋深入人心!

尤其是经历了真庙大修玉清昭应宫,结果玉清昭应宫被老天爷一个雷给烧了以后。

阿房宫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汴京城的四岁孩子,说不定都能会背那一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于是,就已经没有什么人,敢大修宫室。

仁庙不敢,英庙不敢,赵煦的父皇不敢,赵煦的上上辈子同样不敢。

直到赵佶上台!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显然,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都要脸,都不敢让人去背阿房宫赋。

赵煦微笑着,说道:“母后,太母,臣正是为了天下人的福祉,才来劝说母后、太母,同意髃臣之请的!”

“若是强征民夫,不恤民力,为一己之私欲而大兴土木,自然是劳民伤财,祸国殃民。”

“可若是雇民间工匠,以市价甚至高于市价的价钱,请人修建宫室,谁还会不乐意?”

“百姓自然会乐意于此,天下人也不会有意见。”

两宫听着,明显动心了。

因为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只要皇帝不白嫖,愿意钱请人修建宫室。

那么,就不会有人有什么意见。

赵煦趁机趁热打铁,继续道:“母后、太母,仔细想一想,这汴京城中治安之所以一直不好,常有鸡鸣狗盗,甚至是伤天害理之事。”

“原因不就是,汴京城中有大量游手好闲的无赖游民吗?”

“他们为什么游手好闲呢?是因为他们懒吗?”

“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吧!”

“孙臣觉得,关键还是在于,他们没有生计所致!”

“若他们能有生计,每天都可以赚到养家糊口的钱,他们还会去做那些鸡鸣狗盗、伤天害理的事情吗?”

“孙臣觉得不会!”

这是大宋社会遇到的最大问题!

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人口爆炸,大量人口无事可做,只能流连市井。

失业人口不断上升,让治安问题恶化。

这也是王安石要搞保甲法的原因——不把这些游手好闲的家伙组织起来,看管起来,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但,这反而加重了治安问题。

因为,保甲法推行后,这些家伙学到了杀人的本领,也学会使用兵器。

一时他们虽然是安稳了,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

他们随时都能落草为寇。

于是,本来想要改善治安的保甲法,在一些地方反倒成为了祸乱的源头——过去这些蟊贼,几个衙役就能逮捕,现在人家学会了骑马射箭,甚至配合作战。

几个人就可以闹得方圆数十里,鸡犬不宁。

在现代留过学的赵煦明白,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就业问题。

农村的土地不够,迫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讨生活。

偏偏城市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这么多人。

他们就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