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83章 名曰吕惠卿的阴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名曰吕惠卿的阴影(2 / 3)

而只要吕惠卿不入三省两府,所有人以后睡觉都会做一个好梦的。

“此大臣,最好既擅安民,又能治军,同时还能约束上下军将,不生是非……”

卢秉这一守孝,熙河路边帅再选,来来回回估计又得一两个月。

顿时,整个都堂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赵煦回忆起他上上辈子所见过的那个吕惠卿。

这似乎是吕惠卿自找的。

而且还是那种出道即巅峰,在所有方面都天克党项人的帅臣?

“今欲求忠厚之长者,守边之大臣,孙臣以为,这位大臣确实不错!”

一个精力比他旺盛一个能力可能超过他,一个强势无比的同僚!

在这个问题上,她没有态度。

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是死也不肯草制的。

选谁去熙河,就成了天大的问题!

现在各路边帅,基本都已经就任,想要再选一个合适的,在资历上恰当的大臣,实在太难了。

她还以为,宰执们这是在举荐那个福建子。

他在朝堂的每一日,都在思考着如何变法,如何改变现在的一切!

连手实法他都敢搞!

不过,她心念一动,就问道:“六哥觉得,赵卨、吕惠卿谁跟适合熙河边帅一职?”

“六哥,赵卨既调任熙河,那泾原帅臣该选谁?”向太后问着。

当年他在朝堂时,总是最晚下衙,最早到衙的。

韩绛试探着道:“或许,可以启用泾原路赵卨……”

章惇猛然抬头。

“先帝既让吕惠卿镇守河东,屏卫社稷,自然有着先帝的考量!”

……

这是最好的宰执人选啊!

“父皇既然让吕惠卿镇守河东,自有父皇的圣意考量在内!”

“以儿臣之见……泾原路为沿边要害,控扼西贼腹地,连接熙河、秦凤、永兴军……实在是关乎陕西安危得要害所在,须得选用一位忠厚长者,熟谙于民政之大臣!”

赵煦平静的说道:“圣人云:父丧,三年不改父之道!”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吕惠卿的恐怖了!

两宫的心头宝贝,谁敢真的往死里得罪?

岂不是又得重选熙河边帅?

可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哪怕皇帝想任用也没有用!

仅此一条,就足以让那些有资格的文臣士大夫们敬而远之。

就算他们肯草制诏书到了门下省,门下省的给事中,就算死也要打回——此乱命也,不敢奉诏!

卢秉肯去、愿意去,纯粹是因为他好武,想要建功立业,没有进三省两府的想法。

应该留下吕惠卿的!

干得好,是天子圣明。

现在的大宋,谁能想到,章楶这个做了一辈子民政,干了二十几年亲民官的大臣。

“臣惶恐,伏乞两宫慈圣、皇帝陛下圣裁!”

因为熙宁变法的法令,大都是出自吕惠卿而非王安石之手。

至于把向、高两人往死里得罪的选项,是正常人都不会选的。

谁愿意毁掉自己的前程?

为什么?

所有人都害怕、讨厌、远离。

韩绛更是默默的退了下去,用行动表示了对吕惠卿这个选择的支持,他甚至看了一眼吕公著,默默的给吕公著点了一个赞。

根本不需要担心他结党,也不必担心他势大难制。

一个外戚,可能还有人愿意冒险。

因为赵卨六十多了,他估计也没有拜相的想法了。

那个人就是无情的公文机器!

必须尽快选出新的熙河边帅!

“且让他在河东再任三年,三年后,命其入京述职再谈其他吧!”

她对吕惠卿这个王安石门下最忠实的鹰犬的意见,甚至比王安石还大。

对吕惠卿,他没有私怨。

这恐怕是现在唯一的选择了。

章惇正感叹着就听着殿上的两宫和官家讨论了起来。

他也正是在看到了吕惠卿当时的气势后,最终选择了,听从章惇的建议,让吕惠卿去沿边建功立业。

于是,太皇太后问道:“诸位爱卿,可有熙河帅臣人选?”

官家答道:“儿臣在集英殿听讲时,曾请诸位先生,为儿臣介绍天下州郡能臣贤臣……”

可韩绛那一退一笑,立刻点醒了他——韩绛和吕惠卿的恩怨,那可是相当于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的恩怨的。

“身为嗣子,儿臣不敢乱父皇之政!”

所有和吕惠卿共过事的宰执,都不愿意和他继续共事。

愿意去的就更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