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66章 伴读和涟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伴读和涟漪(2 / 3)

对这种人,谁敢得罪?谁又愿意得罪?

她抓着章惇的手,理解了章惇的担忧。

太皇太后微笑着点头:“太后所言甚是!”

同时也说了让章持入宫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儿听说仁庙读书有晏殊伴读,儿很羡慕,所以就想找些伴读,恰好章惇入宫,就点了其子之名。

“奈何朝中有奸臣啊!”在这富商对面,一个穿着锦衣的贵族叹息着:“好好的美政,硬生生的被人拦住了!”

“嗯!”

章惇叹息着:“官家隆恩,况且当时官家还说了‘卿难道忍心,朕在宫中独自读书?’……话都这样说了,为夫哪里还敢推辞?”

一旦青苗贷,官督民营,有着官府的虎皮,他们这些人还不是想赚多少赚多少?

无非给官家进贡些财税嘛。

“夫君,为何没有推辞?”张氏问道。

先帝的时候,每加隆恩于大臣,就必然是让大臣背锅了。

“官家是怎么知道他的?”

起居郎范百禄,将今天在崇政殿中记录的文字,最后整理了一遍,润色之后,就将之盖上起居郎的印信。

韩绛当今下了宰相省劄,将两府宰执都召集在一起,开始针对章惇带回来的天子之意,进行商议。

章惇握住妻子的手,道:“为夫在想,持儿明明一直在家,鲜少外出,更不曾去瓦子勾栏厮混……”

所以……

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是民间的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陛下……”章惇只能出言试探着。

连泰山从此在世人眼中,都褪去了神圣的光环。

谁敢啊!?

“明岁二月经筵重开前,叫卿子入宫来!”

向太后更是提议:“六哥确实应该多找些人来伴读,亲近宰执、勋臣,方是长久之道!”

特别是章惇之子,据说明年就要入宫,给官家当伴读。

什么地方呢?

崇文院的官吏们交接后等这老吏一走,就有人打着检查的幌子将那份起居录拿了起来。

……

夜幕徐徐降临。

这是个好机会!

而且,好多事情,特别是涉及那些需要选择的时候,其实都是张氏在推着章惇前进。

“今日为夫奉命独对,官家忽然言及持儿,还说让持儿明春去经筵上给官家伴读!”

大和尚们放贷,可是让人眼馋的很的事情。

就要将章持叫到面前责骂。

章惇连忙拉着张氏,道:“夫人不必着恼,是好事……”

想到这里,章惇感觉自己似乎猜到了。

和两宫汇报了一下,接见章惇的事情。

说着,她就问着太皇太后:“娘娘觉得呢?”

“这汴京城的大相国寺质库,就该得是吾辈所有了!”

……

锦衣贵族瞬间秒懂。

比如说韩缜熙宁割地前,先帝就对韩缜大加恩赏。

就像王诜家族一样!

想着王诜的家族,这个贵族就缩了缩脖子。

不止文章学问厉害,同时做人做事都是

富商当然也知道是如此。

章惇直到步出左昭庆门,依然是满头雾水。

何况,当今官家才十岁!

配合着宫中消息,官家圣旨甚至允许章惇选时间入宫陛见。

王家现在可是惨到连正常的磨勘,都是提心吊胆,生怕枢密院、东府给他们挑毛病。

张氏深吸一口气,其他章家人则都是欢喜起来。

接着他换来一个老吏,嘱咐道:“送去崇文院归档到元丰八年十月政目下,贴注丙戊日……”

虽然看不得那位官家的模样,但他能大抵感受到,官家的心情是很不错的。

特别是章持,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

说完,赵煦便看向章惇:“卿难道忍心,朕一个人在宫中读书,没有人可以互相请教?”

而汴京城发达的商贸,使得借贷成为了一件寻常且普通的事情。

赵煦回到大内,换回便服,便去了保慈宫里。

人人嫌弃,避之唯恐不及。

“特别是,若地方上了事情,需要人去坐镇的时候……”

深夜的汴京城,樊楼之上,依旧如同白昼。

“那章子厚,得寻个机会,让他出知才行!”

“唯!”老吏恭敬的接过来,然后冒着雨,连夜送去崇文院。

这样官家长大了也就对这些人有了感情,自然会和他们亲近。

可是,等了很久,那位官家却只是坐在御座上,似乎在饶有兴致的打探着他。

经筵官不可能只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