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34章 黄河秋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黄河秋汛(2 / 3)

互相消耗。

所以,韩绛请求两宫,假装不知道这些事情。

依旧册封阿里骨,也答允夏国王的请求。

同时,将秉常报告的事情,告诉阿里骨。

让吐蕃人去和西贼狗咬狗。

当赵煦下了今天经筵,到保慈宫问安的时候,两宫就将这个事情和他说了。

也将青唐吐蕃、西夏人以及朝臣们的奏疏,都拿给赵煦看。

赵煦了些时间看了一遍奏疏,就点头道:“韩相公之议甚好……”

“青唐、灵夏之地,就且让他们自己去斗吧……”

“大宋如今的关键,还是在秋汛上!”

两宫听到赵煦提起秋汛,都是叹息了一声。

昨天,新知北京大名府、保宁军节度使韩维上奏了大名府河段的情况——不容乐观。

他虽然在奏疏中没有明说。

但言语之中,还是透露出了对王拱辰这个死人的不满!

韩维报告说,大名府的河防、堤岸,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偏偏黄河,又是从大名府这里改道,变成了二股河。

所以,大名府的河堤重要性,在如今的大宋仅次于滑州河堤。

大名府要是决堤,不止大名府自己要打出gg,整个京东西路怕也保不住。

涉及上百万人!

而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王拱辰的锅!

他自任北京大名府留守后,成天游山玩水,不务正业,也不理政,只把事情丢给下面的人去做。

要是这样,他其实勉强还算合格。

毕竟,在大宋元老们都这样。

除了范仲淹、韩琦、王安石等少数元老出知地方,还会做事外,剩下的人是根本不愿意搭理庶政。

天天醉生梦死,和朋友唱和交游。

事情统统丢给下面的人。

他们最多只负责监督和验收!

可王拱辰这个人,却是最恶心的。

因为他对下面的人态度,是分立场的,是旧党的就支持,新党的就设置各种障碍,不让其正常履职。

他用这种办法,胁迫都堂,只给大名府派旧党官员。

都堂能惯着他?

不能啊!

所以蔡确当政的时候,就拼命给大名府塞新党大臣。

特别是河道官,想方设法的塞过去。

就是要恶心王拱辰,和王拱辰玩胆小鬼游戏,王拱辰也不惯着蔡确。

直接将蔡确派去的人,晾在一边。

好多人上任大半年了,别说见王拱辰了,就是连自己的经费该去哪里领都还不知道!

等他们好不容易见到王拱辰,拿到了钥匙和权力,还没在衙门坐几天就被调走了……

而新来的人,则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情况。

这就是党争的危害。

双方都为了恶心对方,而不顾大局——反正,就算发大水,也淹不到他们!

结果,自然就是大名府的河堤和河道,在几年中都没有好好修葺。

王拱辰也是运气好,大名府这几年都没有洪水。

然而……今年秋汛,将极其猛烈!

于是,韩维一上任就傻眼了。

全是烂摊子,千头万绪,根本理不清楚!

只能说,王拱辰运气好。

上上辈子,是韩绛给他擦屁股,如今是韩绛的弟弟韩维给他擦屁股。

而这两个老臣,都擅长水利,也都有些责任心。

像韩维一上任就去视察河道,然后一堆官吏百姓,拉着他沿着河堤,指着那些在黄河面前瑟瑟发抖的河岸,告诉他——相公啊,快点修河道吧,再不修就完蛋了。

韩维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一上任就遇到这种天坑。

他只能立刻上奏!

两宫想起韩维上书的内容,就叹息起来:“韩维说至少要十万民夫……”

“一个民夫一天,起码一百五十钱的工钱……”

“这一天就要一千五百万钱……”

两宫都有些舍不得。

“钱算不得什么……”赵煦道:“当务之急,还是防汛啊……”

“必须保住大名府的河堤!”

赵煦说着,就在心中发誓,等他亲政一定想个办法或者借口,抄了王拱辰的家,来补亏空。

“另外,韩相公年纪大了,儿恐精力不济……”

“不如从都堂选个宰执去协助?”

“再把宋用臣派去帮忙?”

“再抽调大名府、京东西路的厢军、驻泊禁军也去帮忙……”

两宫对视了一眼,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

于是,向太后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