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30章 耶律洪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耶律洪基(2 / 3)

瞎指挥,乱用人,也总能有人帮她擦屁股。

典型的就是青唐吐蕃和西贼联合入寇熙河。

她所任命的熙河边帅刘舜卿虽然既不知兵,也没有统帅大军的能力,但这个人有一点好——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就会倚重下面的能臣猛将。

于是,游师雄说该怎么打就怎么打,种谊说该如何做就如何做,姚兕感觉西贼有埋伏,他就相信真的有埋伏。

于是……

元祐二年的大捷就这样在主将本身没有太多带兵经验的情况下,取得了大胜!

擒获青唐吐蕃大将青宜结鬼章等数十人,斩首以数千之众,俘虏两万以上,牛羊不可计数。

而这个事情,也用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大宋,只要皇帝别乱微操,放权给边帅,没有掣肘的边帅,是真的能打胜仗!

不过……

赵煦低下头去:“她上当受骗,说不定是个好事……”

因为赵煦知道,她的太母,生平最要面子。

谁若是叫她没了面子,她就会叫谁没了里子!

上上辈子元祐时代,司马光死后,西贼撕毁和议入寇,把她老人家的脸打肿了。

于是,她从此再不和西贼言和。

所以,实际上整个元祐时代,大宋也只在元祐元年给了西贼一年的岁赐。

其后的八年,一根毛都没有给西贼!

从此也再没有给过西贼好脸色。

所以,赵煦也就懒得管了。

被骗一次,也是好的。

……

在向太后无力干涉,赵煦不想干涉,朝臣也不敢干涉的情况下。

崇政殿的这次西夏使者入觐,进行的很顺利。

几乎就是太皇太后和西夏使者之间的独角戏。

太皇太后,于是对西夏人提出她的和平协议。

西夏向大宋重新称臣,大宋赐夏国王太后、国王、王后金印;

两国罢兵,各自交还被俘官吏武将,两国边境以现有的边境划境,从此两国不再兴兵,遇到逃民,各自遣返,不可追击;

大宋重新向西夏开放边境城市,并允许西夏在汴京重新设立商会,允许西夏在陕西、汴京售卖青盐;

大宋天子圣节,西夏国王生辰,当各自遣使,西夏称贡,大宋称赐,西夏贡马,大宋赐金银茶叶,原则上大宋所赐金银茶叶的价值当倍于西夏贡马。

嵬名谟铎,得了这些条件,心中难免狐疑,但还是顿首再拜,恭敬的请求将这些条件送回国中,等待王太后、国王批准。

对此,太皇太后当然应允。

……

大宋元丰八年,大辽大安元年七月戊午(二十六)

辽国,上京临潢府奉国寺中。

当今大辽天子常服,跪于大雄宝殿上,他手捧着信香,看向大雄宝殿上那一尊尊高卧的菩萨塑像,恭敬的再拜祈福:“大辽皇帝刘弘基恭祈诸天神佛,佑我大辽四族五京百姓,人畜平安,天下太平!”

“若得菩萨怜悯恩赐,来岁再朝,朕愿献香油钱五万贯,以为礼佛之资!”

说完,他就深深一拜。

在他身后的皇后萧坦思及皇后之妹萧特翰懒,跟着长拜。

十岁的皇太孙,在两位姨母的的教导下,也跟着长拜。

耶律洪基再拜,起身,走到大雄宝殿那巨大的香炉前,将手中粗大的金色信香,插到香炉中。

左右僧人,顿时开始敲起木鱼,念诵经文。

耶律洪基这才终于开始回头,看向跪在大雄宝殿之外的大臣。

刚刚匆匆赶来的上京留守耶律迪烈。

这是耶律洪基最忠诚也最信得过的大臣,历任起居郎、北面林牙、南京留守、南院大王。

如今已经是大辽北院大王兼上京留守,今年更进拜为塌母城节度使。

这是一个在辽国政治地位非常特殊的官职,从来只授给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

“撒懒!”耶律洪基对耶律迪烈招手,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后者恭敬的来到他面前,再拜俯首:“陛下,刚刚接到遣南朝祭奠使耶律琚、王师儒的上书……“

他高举着一封奏疏,呈递到耶律洪基面前:“南朝提出了一个极有新意的盟约……”

“嗯?”耶律洪基顿时面色不喜,问道:“可是耶律琚又不听号令,在南朝生事了?”

他已经五十四岁了。

唯一的儿子死了,原配皇后也死了。

只活下来一个孙子!

就是现在正被萧坦思带在身边的梁王。

所以,耶律洪基开始对一切可能导致战争的事情,变得格外敏感。

这些年来,每次遣使南下,他都会再三叮嘱:不可生事,当以礼相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