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82章 进击的曾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进击的曾布(2 / 3)

的,乃是太皇太后,也只能是太皇太后!”

这就有那么一点点难办了。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便让粱惟简将事情和曾布说了一遍。

“左相乃是父皇股肱,不可深贬啊!”

在这个过程中,曾布通过眼角的余光发现了。

看,百姓们都知道,左相王珪,于国无一是处!

说不定过几年,官家想起来这个大臣的好,一张白麻纸就又能重新召回朝堂。

当然,她打着的名义是:为天子读书而询学士。

“臣虽粗鄙,却也知晓,臣所做的就是那力夫之事,不过是将圣人经义原本内容,整理一二,献与太皇太后驾前罢了!”

大行皇帝都已经觉得市易法、均输法错了,特地留给新君来废除,要当成恩典,普降给天下臣民。

圣人的经义,不就是这么用的吗?

所以,此时的曾布,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只差去看遍汴京了。

“学士免礼!”帷幕内的太皇太后的语气,虽然听着还算平稳,可语调却和往常有了些不同了:“粱惟简,去给曾学士赐座!”

所以,他一边恭敬的受了赐茶,一边持芴拜谢:“太皇太后厚遇微臣,微臣实在是无以为报,唯以毕生所学,尽献太皇太后,以助太皇太后拥护官家,成就青史美名!”

最妙的是,死人不会还嘴,更不会辩驳!

这样,当年他曾布曾子宣背刺一手提拔他的王安石的事情,就不再算错了。

而宫中的太皇太后,就更加憋闷了。

曾布这么一解释,太皇太后立刻明白了。

需要的时候,就拾掇起来,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到一边。

羞愧至死,可见就算是这个罪臣,心里面也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是何等的丧尽天良!

不然,他为什么会被气死?

能被气死,就足以说明,我们这些御史没有说错!更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老身都还没有治罪,你居然就敢死?

反了!反了!

尤其是当这个爱面子的太皇太后想到,要是这个事情就这么算了,传到天下州郡,知道原委的或许还会体谅她这个太皇太后为政不易,为国受屈。

这要传到偏远军州,那些不明事理的措大耳中。

“学士乃是翰林词臣,熟知国朝典故,可知祖宗遇此乱臣,如何处置?”

“实在是臣所做种种,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几如那市井力夫,替人搬运货物……”

“不敢!”曾布马上就持芴拜谢:“臣辅佐太皇太后,乃是臣的本份,亦是臣身为翰林学士,天家词臣的本职!”

“那些不知道进退之人,真该和学士好好学学!”

新君即位,受大行皇帝遗命,要废除市易法、均输法,还要把堤岸司拿出来扑买。

“然则……”

现在,王珪就这么死了,而且死的如此富有戏剧性。

朝堂上,也发生了让他欣喜的变化。

不仅仅得到了太皇太后的信任,时常召见他,咨询他春秋经义的事情。

这个细节让曾布立刻留心到了。

正好,王珪死的如此富有戏剧性。

反正不会是他曾子宣。

很快一张椅子就被人搬到了曾布面前。

所以,也试探着找补:“论语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曾布的话,让太皇太后非常受用,她立刻感慨道:“学士果有古之君子谦让之风!”

御史言官们,那里还不知道要拿着这个当突破口?继续往王珪身上泼脏水?

他是被气死的?

……

这叫有先见之明,也叫坚持正道。

帷幕内的太皇太后,看着殿中谦卑的曾布,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不知学士可听说了,左相郇国公今日暴卒的事情?”

……

太皇太后却没有和往常一样直接询问他,而是再次命粱惟简给他赐茶。

六哥才八岁,尚且知道左相王珪乃是大行皇帝生前重用了十几年的股肱髃臣,不可深贬,以免让大行皇帝蒙受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污名。

曾布一听,那里还不知道太皇太后根本不是在问他应该如何处置王珪死后的事情。

曾布拜谢之后,持芴坐下来。

学士院特殊的封闭环境,让他无法及时知晓外界发生的事情。

那位太皇太后只是在问他:王珪现在死了,学士你给老身找个理由继续追究他的罪责!

可那些不知道的人,该如何议论?

太皇太后一听曾布的话,就很喜欢,立刻就说道:“曾学士近来协助老身,多献经义,多言圣人正言的事情,待到将来官家长大,老身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