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大秦:逍遥江湖> 第102章 风波平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风波平息(1 / 2)

“当啷!”

王龁此刻伤重无法站立,依靠栏杆躺在了一旁。长枪无力的掉落在一旁,只是王龁此刻再也拿不起这杆银枪了,木质栏杆已有几处穿透了王龁。M..

“咳,咳!”

因为胸腔充血,王龁不断的咳嗽,还伴随着几丝鲜血。嬴政此时,慢步走下高台,向王龁走来!看着眼前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将,嬴政并未破口大骂,而是静静的注视了一阵,才缓缓开口道:

“你是我大秦功勋卓著的老将,大秦带你不薄,你为何谋反?”

王龁哈哈大笑,只是这笑声伴随着凄凉,一点没有原来的豪迈。王龁直直的盯着嬴政,低声愤怒的说道:

“待我不薄,大秦待武安君如何?”

“昭襄王欲攻邯郸,武安君苦劝王上三思而后行!”

“昭襄王不听,一意孤行,遂致大败!”

“而后恼羞成怒,执意杀死武安君!”

“一生从未有败绩的将军,却死在一场不该存在的战争中。武安君何罪之有?”

在场众人听闻无不沉默,因为这件事情上,秦昭襄王确实不占理。

原秦国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末年因战争死亡的人口大约二百余万,白起一人就成就了一半。

可是在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克皮牢,眼看着就要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可是此刻秦昭襄王下令班师回国,众将军不解其意,白起猜到赵国贿赂秦王,以此拖延秦军进攻锋芒,等待列国援手。

遂上书苦劝秦王,然而秦王不听,白起作为秦国上将军,不得不听王诏,班师回国。

而后赵国果然背弃盟约,将原来说好割让给秦国的城池预备送给他国,以求联盟,后来魏国率先答应联盟,列国再度合纵,进攻秦国。

在赵国背弃盟约的时候,秦昭襄王派遣秦军再度攻赵。

然,经历长平之战后,赵国上下一心求死,再无半点求生之意,打退秦军数次进攻,昭襄王见进攻受阻,再度征召白起前往,可是白起不愿再度上阵。

没有白起的秦军确实顶不住列国合纵,恼羞成怒的秦昭襄王最终于杜邮之地,赐死了白起。

一代名将,战国核弹头就这样溘然长逝!悲哉!痛哉!

嬴政的沉默良久,作为秦国的大王,他了解的内幕可能更多。

当时昭襄王召回秦军,并非是因为赵国的贿赂,作为战国大魔王,昭襄王难道不明白这些手段?

其实当时的情形是,秦军精锐尽握在白起之手,昭襄王担心,因为已经有很多军方高层视白起为不败军神,对于王权来说,这种威胁极大!

第二,当时秦国粮食不够,不要以为当时有巴蜀之地作为粮食后备基地,要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秦国加上中原列国都是大旱,粮食减产,而长平之战已经三年有余,秦国国内老百姓已经在吃草根树皮,再打下去,秦国粮草不济,况且已经打了三年,秦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这得亏是白起带兵获得胜利。要不然,看看赵国就知道了。

第三,白起当时不遵王令,昭襄王诏白起再度出兵,可是军方并没有人认为白起做错了,这就非常恐怖了。

于律法来说,白起这算是违抗王令,可是秦国作为以法立国的国家,大家竟然不尊律法,这对王权的统治来说,非常不利。

后来秦昭王还找白起谈过话,大概意思是你就出去打一仗,输了也没问题,可是白起不答应。

昭襄王那意思,你出去赢了就算了,输一场,你的名声就落下来了,我这也好操作了,因为白起带兵不利,撤换几个将领也顺理成章。可是白起这政治敏感度实在是低了点,到底没听明白!

后来昭襄王和白起最后的对话中,白起表示自己没有想过造反,昭襄王回答说我知道你没有想过造反,可是你有造反的能力,这就是你的罪!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大概如此!

从结果来看,杀了白起确是对于秦国有很大影响,可是看到秦国短短几年时间再度将被列国占领的土地再度拿了回来,这就代表着秦王做的没有问题,秦国依旧还是那个天下霸主,而且统治的权力各位稳固。

王权、江山、仁义,这种东西在一国君主的心里,从来没有区分,能用则用。王者之心当容纳天下,化腐为金,和普通人的仁义不同,大仁不仁,才是对国家的负责。

如果不理解,那就去看看刘邦,大汉开国之前什么人没用过。他手下的那几个:樊哙是屠夫、夏侯婴是车夫、周勃是吹鼓手,曹参是狱吏,韩信是流氓、萧何是公务员,张良是反贼,陈平是小人等等,都为大汉的功业立下汗马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