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 章(1 / 3)

吃过饭没多久,雨就停了。

泥地泥泞,没事谁也不爱出门。

王红梅拿了一捆毛线出来,让张春兰帮她撑着,她缠线圈。

沈安拿了本书,往炕桌上一放,人却托着腮,根本没看书。

“这蓝色的毛线挺漂亮的,织给谁的?”

“给我哥的,他要结婚了。”王红梅心情挺好:“咱们这里也没什么好送的,马上天冷了,送件毛衣,正好他天冷了穿。”

“对了,回头你们帮我打听打听,看谁家有晒干的山货,我想换点,到时一起寄回去。”

沈安笑道:“这事儿你问我们哪能知道?去牛书记家问问,他们本地人才了解当地人。”

张春兰也跟着笑。

苏虞左看右看,两个笑得开心,王红梅则红了脸。可她才刚来,连牛书记是谁都还不知道,并不能体会到她们的笑点在哪。

正说着,男知青那边有人回来了,才进知青院的大门,就叫道:“同志们,快来看,今天大丰收。我们抓了六条鱼,一桶虾,今天可以好好吃一顿了。”声音很兴奋!

“真的吗?快让我看看。”张春兰连忙下炕穿鞋,冲了出去。

王红梅也紧跟其后,到是沈安留了下来,只在炕边上往外张望,也是满目惊喜:“今晚上有鱼吃了!”

这年头,但凡能吃上一顿肉,甭管是什么肉,都是值得欢喜的事情。

苏虞也往外看,可惜啥也看不到。只听着王红梅大声道:“你们快换上干爽的衣服,一会儿来喝姜汤。”就眼下这天气,一人怎么也要喝一大碗才行。要是受了凉,生了病,那可就不好了。

“王红梅同志,能在姜汤里加点红糖吗?”

“红糖没有,等晚上,可以烧一锅鱼汤。”

“太好了!”

外面热闹得不行,沈安也有些坐不住了。她回头看了看苏虞,将一直没翻过的书塞给了她。“你看会儿书,我出去瞅瞅。”说完,迫不及待的出去了。

苏虞老老实实的接了过来,翻开一看,居然是高中课本。

不愧是女主角,哪怕到了乡下来,也从未放下学习,一直在坚持着。难怪在未来开放高考时,能一举考入最好的学府。

果然,没有什么成功是偶然的。

…………

晚饭前,王爱军和许燕群回来了。

他们各挑了两个五十斤的袋子,每个袋子都得满满的,压得充当扁担的木棍都弯了。

“今天运气好,正好遇到一个急需人参入药的病人,出了高价。我给你全都换成了粗粮,一共两百斤。我跟队长商量了请客的事,这么多人凑一起,饭也不好做,回头一人给个五斤粮食就行。你看成不?”

苏虞吓了一跳!

“人参这么值钱吗?”两百斤?人参这么值钱的吗?十年的人参换两百斤粮食,就算是粗粮,也太多了吧?还是粗粮那么不值钱?

“正常情况下人参没这么值钱,你这次完全是占了个巧字。”王爱军笑道。

张春兰好奇的问:“怎么说?”

“咱们遇到的那人,大雨天出来寻摸药,可想他家的病人有多急。这种时候能遇着良药,哪还在乎价格?他家也是下面大队的,这会儿新粮刚下来,用粗粮换救命良药,自然舍得。”

沈安感叹道:“两百斤粮食确实多,可跟性命相比,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许燕群赞赏的看着她,点头道:“什么也没有生命重要。”

苏虞也赞同这话,如果是她,也是要把性命放在最前面的。至于粮食当然也很重要,但保下命再想法子弄粮食就是。再是重要,也有个轻重缓急之别。

然后又有些担心:“一人五斤,会不会太少了?”

王红梅道:“不少了,一人一顿口粮最多半斤,哪个是个壮劳力,五斤也能吃上十顿的,很多了。”

张春兰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就太实诚了。要我说,有两三斤,他们就该偷着乐了。”

见他们都这么说,苏虞便也相信,五斤确实是足够了。“那就这样吧,剩下的都放在公中。我到了这里,一直受大家照顾,也没什么能回报大家的,能做的就这么点了!”

那些人出力找她了,知青点的这些同志,也照顾她良多。就连她现在用的饭盒、被褥都是大家凑的。

几人满心复杂,之前饿到要冒险独自去山里寻吃的,现在有了这么多粮食,居然就因为那点根本算不上恩情的恩情,全都拿了出来……这姑娘,是不是有点傻?

可再想想,虽然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可一个人有这样的心地,那是很能处的。

“你们说完了没有?说完了就来吃饭。”外面有人叫道:“这鱼鲜味儿十足,香得我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又一人笑前一人:“你那肚子什么时候不叫?可怪不着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