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君子之交(1 / 3)

夕阳正好,孟卷舒难得有兴致赏看。

殿内的轩窗恰是个不错的位置——古朴的木框将酡红的太阳团团圈住,像一幅天然装裱而成的大家名画,画内是夕阳无限好,画外是今时今刻,今人今生。各有巧思,交映成趣。

只可惜,风景虽好,却是近黄昏,免不得有人要来打搅,毁了这雅兴。

“贵妃娘娘——”

孟卷舒闻声,堪堪转过头去,看见一脸谄笑的赵内侍,正满心期待地静候一旁。

“哟,陛下身边的内侍换了又换,如今都轮到赵内侍了?”

来人闻之色变——谁人不知皇帝性情暴戾,稍有不快就对手底下的人动辄打骂,这方才至六月中旬,抬出去的内侍就有好些个了。这赵内侍是宫里的老人,原在皇后身边服侍,一直很贴心。

是陛下身边没有好使唤的人,心血来潮抢了发妻的奴仆;还是中宫之主有意为之,成心不要她好过,送来膈应人的?

姜自然是老的辣,赵内侍脸色一抹,便又笑逐颜开来:“我们这些个做下人的,本就是听主子的命令办事。内侍常换无伤大雅,陛下心中所爱,自始至终唯娘娘一人才是最最紧要的。”

奉承人的话叫人听来着实舒心,孟卷舒揽袖转身,坐在了贵妃榻上,饶有兴味地问道:“内侍来此,所为何事?”

言语温和,气氛温和,是开口的好时机。

赵内侍小心翼翼凑上前来,控背躬身道:“陛下素知娘娘最喜八角月琴,一直面向天下广招贤士。今日教坊新进了一批乐姬,个个都是善拨月琴的妙手,一曲终了,余音绕梁,陛下心中记挂娘娘,事事皆以娘娘为先,此等赏乐之事,当同娘娘一同品鉴。故而遣老身琴嫣殿走一遭,唯盼娘娘移步,莫要辜负了陛下一番心意才是。”

“月琴……”孟卷舒眼里生出一丝光彩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本宫便随你走一趟。且瞧瞧,这次的乐姬,能不能让人眼前一亮。”

“哎!多谢娘娘!”赵内侍心里总算松了口气,笑得比花还灿烂。

果然人心皆有所好,以月琴来请,不怕请不动这位贵妃娘娘。

宫城宫道,浩浩汤汤走来一大群人,那是贵妃步辇,与皇后仪仗一般无二,天子皇恩。远远瞧了,声势浩大,贵气逼人。

灯青本是陪夏之秋一同跪着的,一见前方来了好大一群人,座上之人又甚为熟悉,心中巨石当即落了地,恍见大罗神仙普度众生一般,握着夏之秋的手不住地抖,说话时舌头都在打结。

“小姐……救,救星来了……”

夏之秋抬起眼眸,远远便看见了那样华贵的仪仗,确是贵妃娘娘无疑。

她按了按灯青的手,示意她静心些:“被郡主罚跪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贵妃娘娘近日同陛下并不愉快,恐心中有气。我们这一支同孟氏也并不亲近,从来都是娘娘热忱,唤我入宫一叙,才使旁人对夏家有所忌惮。这是夏宋两家的芥蒂,娘娘不插手此事才是最好。听天由命,娘娘抬不抬手,都是恩泽。我们只管安心跪在此处,切不可将道义摆在娘娘头上,强行施压。”

一席话听得灯青云里雾里,有些发愣地看向她:“小姐……”

夏之秋定定地看着前方,那步辇越来越近了。她拍拍灯青的手,示意贵妃将至,需以礼相迎。而后先一步俯身跪拜了下去。灯青见状,也忙清醒神智,一同拜倒在地。

面向宫道,背朝青天。若不打眼细看,若不是极亲近的人,怕是三两眼也不知道是谁。

仪仗更近了,人群的脚步声清晰可辨。当一个人虔诚地跪下去,眼前便只剩一片黑暗。双目不再,听觉更甚。

“妹妹?”

一声清华,贵妃娘娘终是没有做到视而不见。夏之秋缓缓支起身,颔眉低首道:“臣女拜见贵妃娘娘。”

孟贵妃笑着探身问道:“日头快落了,怎么还不回府去?夏将军怕是要担心你的。”

“臣女……”这样的事该如何说出口?夏之秋抿着唇,不敢抬眼看她,“臣女……”

正不知如何开口,耳畔又闻一阵轻笑,如银铃般悦耳。贵妃望着西天,慵懒地坐在步辇上,不知是不明就里,还是看破不说破,和声和气道:“天色不早了,不论有什么紧要的事,也比不得回家重要。陛下新得了些善音律的乐姬,遣了赵内侍唤我一同去品鉴。天子之事不可耽搁,正如王公贵女应及早归府一般。我不便再同你多说,陛下还在殿中等着我,先行一步了。”

“是,臣女记下了。”夏之秋再次俯身及地,“恭送贵妃娘娘。”

“恭送贵妃娘娘。”灯青也忙拜倒行礼。

轻摇扇子,贵妃的脸上盈盈笑开来,步辇继续前行,浩浩荡荡,向着麟德殿的方向行进。

等到人走远了,灯青才敢小声问:“小姐,贵妃娘娘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走了?”

“嗯。”夏之秋转头看着那渐行渐远的仪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