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一百零一章 大汉的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大汉的命运(2 / 2)

得懂。

但老祖宗传下来了一点东西。

洛氏可以一点点的改变整个诸夏文明的发展,洛氏可以让自己长存世间,让家族始终显赫,甚至通过靖难之役这种方式来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天命都不是太在意。

甚至像是洛文王洛新那样,一个人去鞠躬尽瘁,同样问题不大,世界甚至为之喝彩。

但如果洛氏敢完全凭借自己超越世俗的力量来强行为某一个王朝续命,那就准备迎接规则的打击,那就准备用自己的气运来为王朝填补吧。

大汉开国的时候,洛氏做事肆无忌惮,因为那个时候的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期,这个时期大力的使劲,绝对不会触碰到天命的底线。

到了戾帝刘旦时,洛氏就有顾忌了,但依旧可以发动靖难之役,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反噬。

但汉宣帝之后,洛氏是真的开始顾虑了,这汉王朝经历了文武时代的鼎盛高峰,到了鼎戾时代,陷入了低谷之中,然后有孝宣皇帝重新中兴,现在霍光秉政,这段中兴可以延续。

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让洛氏多想,高峰之后总是开始跌落。

汉王朝的气运就强到这种地步吗?

竟然能连续出这么多代圣主明君?

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这随便一个拿出来,就足以和上古的圣王碰一碰,邦周千年不过如此,大汉百年就连续出这种圣主明君,短短时间之内就将汉王朝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幅鼎盛的状况,让人觉得有种烈火烹油的不真实感。

哪怕分散到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一个,也不至于让人如此难以接受。

简直细思极恐!

洛氏实在是顾虑良多。

洛氏为大汉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了,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汉王朝的气运产出都没有洛陵在匈奴投入的多,起码在汉王朝,洛氏亏了一个底掉。

洛氏不可能再投入更多,以洛氏的牺牲,没人能更多的要求。

想着这些,既然洛青准备将这件事向朝廷说明一下,那洛白就暂时放下一段落,转而说道:“阿青,太史公对汉朝诸帝的史书基本上都编撰完成了,你可想去看看?”

本来还有些发愁的洛青闻言眼睛一亮,颇为振奋的说道:“竟然这么快?”

洛白笑道:“太史公是从汉朝诸帝开始编撰的,主要是因为家族对汉朝诸帝记录比较少,太史公家族是汉代的太史,他手中有大量汉代的史料,所以从汉朝开始编撰。

写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武本纪》、《孝鼎本纪》、《戾帝本纪》、《孝宣本纪》、《今上本纪》共九篇。

言辞优美,简直不像是史书,更像是诗歌一般。”

洛青听着愣在原地,然后说道:“真不愧是太史公啊,真是有一种豪气。”

洛白明白洛青在说什么,哈哈大笑道:“太史公说项王是昭圣王亲自加冕的诸夏共主,是天下诸侯承认的天子,虽然国祚很短,但必须上本纪,又说高皇后虽然是女子,但女主临朝,是真正的皇帝,同样要上本纪,但是因为这两位不是大汉的正式皇帝,所以不用谥号,而是以项羽和吕太后区分。

若不是之前家族嘱咐,太史公就要为洛文王上本纪了。”

洛青有些感慨的说道:“孝惠皇帝没有本纪啊,有庙号的皇帝却没有本纪,这是否有些?”

洛白摇摇头道:“不行的,太史公这人有些执拗,他说不为洛文王上本纪就已经非常不对了,而且吕太后有本纪,若是再为孝惠皇帝上本纪,那岂不是说,国有二主?

所以孝惠皇帝的本纪就取消了。”

司马迁此人还真的有上古史官的风格,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