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汉末圣人> 第152章 军医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军医营(2 / 2)

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当场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当年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让伤病员的死亡率下降到2.2%,而在他之前伤兵有一半能活下就谢天谢地了。曹昂并不需要军医营的人有多高明的医术,在这个生病了都要靠神鬼的年代这也不现实,但他希望通过军医兵的细心呵护,将受伤士卒高居不下的死亡率降下来。

于是曹昂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勤换衣服勤洗手;铁质工具必须经过原始手段,即火烧水煮进行消毒;曹昂还弄来了百余匹未染的白布,尽做成绷带。而绷带使用也被要求一定要大火蒸煮;还有伤员的食物、饮水一定要过火;伤员每日定时检查。还有包括绷带打结法、血液按压法、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断骨夹板等等一些在后世实用而简单的操作。

通过一些列的培训,曹昂的手中,初步有了一批可用的医护人员。众人严阵以待,只等着在战场上发挥他们的作用。

注:古代的医生,统称为医,宋代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唐朝出现“医生”的叫法,而到了北宋,南方人称医生为“郎中”,北方人称医生为“大夫”,俱是官名,遂传后世。若是三国时称呼医生为“大夫”、“郎中”,则是僭越之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