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7章 第 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第 7 章(1 / 2)

一家四口极少凑这么齐过,接下来;三年,借着丁忧也能朝夕相处了。 沈聿闲极无聊,竟要怀安去看娘亲怀;是弟弟还是妹妹,按照老一辈人;说法,小孩子有天眼,能看腹中胎儿;性别。 怀安哪有什么“天眼”,只得信口胡诌:“是妹妹!” 因为前世经历,他对做哥哥这件事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顺应父母;期待随口一说罢了。 夫妻俩果然十分受用,脸上漾出淡淡;笑意。 沈聿从袖中掏出那沉甸甸;长命锁,随手给了许听澜:“融了留着赏人吧。” 他嫌它晦气。 被沈怀安看见了,凑了过来,伸手捞了一把:“娘,那是我;长命锁。” 许听澜将金锁举高一些,道:“娘再给你打新;。” 怀安眼里都是$$$$……锁是无辜;,何况是一条赤金实心;大金锁。 沈聿无奈,取下一块羊脂玉;子冈牌,挂在他;脖子上。 怀安拿起来摩挲一下,洁白温润,还带着老爹;体温。 “可我;锁足有一两重……”怀安不肯换。他这两天跟爹娘混熟了,话稍多了一点。 沈聿道:“不识货了不是?看看这牌子后面刻;是什么。” 怀安将玉牌翻过来,惊喜道:“子冈制!” 这个落款他认识,祖母;陪嫁箱子里有只同样落款;荷叶笔洗,都说是世所罕见;名品,他对此印象颇深。 这可是琢玉大师陆子冈;作品,别说拿到后世,就算在当下,也是价值不菲;。老爹竟随手挂在了他;脖子上。 “财迷。”许听澜笑骂。 沈聿又从腰间解下一枚冰种飘绿;竹节珮,给了长子,寓意节节高升。 “谢谢父亲。”沈怀铭道。 “这可是你父亲秋闱时就带着;东西。”许听澜道。 沈聿插言:“是你母亲送考时赠我;。” 许听澜瞪他一眼,偏你话多! 沈怀铭克制着笑意,将它系在自己腰间:“我一定好好带着。” 怀安巴望着那枚玉佩:“我又觉得大哥;也很好。” 沈聿弹了他一记暴栗,笑骂:“得陇望蜀,说;就是你!” 沈怀安揉着脑袋笑,他并不是真想要什么,只是觉得皮一下很开心。 毕竟在前世,他是没有任性;资本;。小孩子闹着要糖,很多时候并不是真;要吃糖,只是希望引起大人;注意,如果没人理会,也就不会再要了。 聊完了闲话,就该聊正事了。 沈聿拿着怀铭;文章圈圈点点,交代他道:“秋闱开始糊名誊录,从现在起都用馆阁体,不求任何特色,端正工整即可。” 怀铭一一应下。 国朝规定,丁忧;范围仅限于对父母。除了儿子过世,孙辈必须为祖父母丁忧;情况外,考生是无需因为祖父母过世而放弃考试;。 因此怀铭仍打算参加今年五月;科试和八月;秋闱。 沈聿又提道:“我与你母亲商量着,不如推到下一场再考,一来你;文章功力尚浅,二来你未及舞象,还太小了,年少登科未必是幸事,不如多读几年书再进官场。你觉得呢?” 怀铭自幼早慧,五岁读四书,七岁能诗文,十一岁就点了县试案首,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沈聿想压他都压不住,如今借着丁忧;由头,终于可以压他三年了。 这句话怀安听懂了,沈聿;意思很明显:你还小呢,应该珍惜大好;学习时光,不要过早;变成社畜。 怀安都懂;道理,怀铭自然也明白,未做争辩,恭声应是。 沈聿又抽他背昨日布置;程文,怀铭声音清朗,吐字清晰,气息匀称,怀安在旁听着都入了迷。 程文中引用了《韩非子》;掌故,沈聿便又考问他:“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怀安瞳孔地震,这样随机抽背课文,谁吃得消? 怀铭却早已经习惯了,为了写出更好;文章,他读书;范围并不仅限四书五经和集注,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均要涉猎,好在他生来博闻强记,虽然要下些功夫,倒也不用点灯熬油;苦读。 只见他面不改色;背:“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 大佬啊,身边处处是大佬啊! 怀安狗狗祟祟;偎在母亲身边,看似平静,内心极度慌乱。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沈怀安,”忽听沈聿叫他,“你能躲回你母亲肚子里去吗?” 怀安心道:也不是不行。 许听澜颇觉好笑,拉着他;胳膊,将他提溜到沈聿眼前。 “昨晚叫你背;书呢?”沈聿问道。 “昨晚是爹爹说太晚了,让我睡;。”怀安辩解道。 沈聿蹙眉:“今早呢?” 今早?今早起来找不见爹娘,跟哥哥一起用了早饭,又在哥哥;书桌旁打了个盹儿,喝水、解手、玩笔、撕纸,转眼就到了这时候。 两世为人,他有些非常不好;学习习惯,一时改不过来,只好心虚;笑了笑。 “好好说话。”许听澜也板起了脸。 沈怀安狡辩道:“爹,《千字文》里;内容,有很多我看不懂。” 他是真;看不懂。 古代儿童开蒙,多由《三百千》、《名贤集》、《神童诗》、《幼学琼林》、《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等作为启蒙教材,然后学声韵,学训诂,大约一到两年时间,才开始正式学习经书。 怀安开蒙已经一年了,才将将起了个头。 蒙学;目;在于识字,几乎没有一个塾师会认真讲解其中;含义,谁是“龙师火帝”,谁是“鸟官人皇”,单单一部《千字文》就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文,如何能对蒙童讲通讲透? 幸而沈聿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